为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农场公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聚焦管理,加强农业生产考核
坚持“效益定薪酬、产量定奖惩、实绩定职级”的管理思路,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强化竞争机制,实行全员挂钩,管理责任下沉,全力增强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同时,加大了对农业生产单位的超效益奖励激励政策,充分提高大家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积极性。相继出台了以“三夏”、“三秋”竞赛活动为载体的农业生产阶段性考核实施意见,明确了8个重要阶段的百分制考核内容,确保做到措施有效、执行高效、结果实效。
明确职责,保证农田面积质量
每年与各生产单位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明确各生产单位农田保护的职责范围,促使各单位履行好保护农田的责任,确保所辖区域内耕地面积不减少。土地管理部门在落实土地管理责任的同时,耐心向前来办事的职工群众解释说明耕地保护和用地政策,教育引导大家保护耕地和农田。组织专班编制耕地“进出平衡”实施方案,在用地上落实先补后占和“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原则。
完善设施,提升农田基础功能
提升4500亩核心种源繁育基地路、沟、渠等基础设施条件是白马湖制种大县项目实施内容之一,也是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该工程投资约1325万元,现已建设完成8885米水泥道路和3699米防渗渠,长度为9.7公里的7条新建机耕道路,泵站工程完成约90%,包括主体、出水池和设备安装,渠系配套建筑物工程完成约98%。同时投资160万元,新建了各类进排水涵闸270处,增强了农田的进排水功能。
防汛防旱,抵御自然灾害侵袭
制定了《白马湖农场公司防汛防旱抢险工作预案》,成立了由28人组成的防汛防旱指挥部,明确了境内苏北灌溉总渠南堤、白马湖堤、上引河南堤、上引河北堤、渔澜河东堤五个流域性堤防的巡查、防守范围及责任单位。开展河道排水障碍清除、排涝泵站运行风险排查和病险涵闸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汛期无险情、旱时保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