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头条 > 正文
权益保护与犯罪防治并重 江苏检察聚焦主责主业推动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07-04 08:45:00  来源:法治日报

“我代表此次受聘的1186名未成年人成长观察员郑重承诺,积极承担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责任,在经营活动中发现未成年人疑似遭受侵害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配合调查取证。”近日,在江苏省常州市零售药店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启动仪式上,常州经开区药事服务站站长曹秋微作为观察员代表表态。

在全市聘任未成年人成长观察员,源于溧阳市人民检察院办理一起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该院在进行充分分析研究后,向主管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并联合多个部门会签文件,将溧阳市392家药店纳入强制报告义务主体,后在常州全市推广。

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持续深化未成年人“四大检察”综合履职,有效促推“六大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融通发力,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做实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防治工作,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上升趋势、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出“检察贡献”。

严惩犯罪

“溧阳市检察院的先试先行取得一定成效,截至目前,该市药店共向公安机关报告案件线索13条,其中3条为有效线索,公安机关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常州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检察官王磊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为推广溧阳市经验做法,进一步织密全市未成年人保护网,2025年5月26日,常州市检察院联合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等7家单位出台《关于在药品零售企业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明确规定市场监管部门会同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根据遭受不法侵害未成年人常见关联用药建立“青橙药品”目录,其中包括性侵类、校园霸凌类、药物滥用类等10种药品和医疗器械,供药店及未成年人成长观察员对照开展重点监测。

不仅是常州,徐州、盐城等地研发“蓝风铃”“嫣嫣骋骋”等强制报告系统,南通、淮安等地推动将强制报告嵌入医院诊疗系统。苏州市检察机关研发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禁止监督模型,在全国数字未检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现并推动处置相关线索100余条。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不仅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更挑战社会道德底线。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坚决打击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建立“两个必问”制度深挖彻查,要求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必问犯罪嫌疑人有无侵害其他未成年人、必问未成年人有无遭受其他侵害。2024年,各地通过这一制度追诉漏罪29人,追诉漏犯31人。此外,加强与公安、法院、卫健等部门协作配合,通过建章立制、联席会议、诉讼监督等方式,进一步凝聚打击共识。

积极挽救

近日,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李冬梅接到曾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涉罪少年小伟的电话,询问在签订合同时如何完善保密条款才能更好保护商业秘密。谁曾想到,2021年,16岁的小伟因不满学校投币洗衣机吞币,从网上购买攻击服务,40天内多次对苏州某公司租用的服务器进行攻击,致使中断服务7个小时,该公司额外花费数万元维护升级服务器。

在该案办理中,吴江区检察院组织检察官联合驻院司法社工开展社会调查,对小伟的情况进行细致调查,并联合司法社工、职业规划师组成帮教小组,为小伟量身定制帮教方案。经过多方考虑,2023年10月,该院依法对小伟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为六个月。

考验期内,小伟主动参与“网络红客”公益活动,开设网站论坛并将“净网行动”的普法文章置顶。在职业规划师帮助下,小伟明确未来方向。2024年5月,小伟顺利通过考察,被决定不起诉,并成为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志愿者。

小伟的案例是吴江区检察院开展精准帮教工作的一个缩影。2019年起,该院挂牌成立苏州首家驻检“未成年人司法社工站”,由4名专职司法社工常驻,与检察官同步介入案件,逐步形成“检社融合—多平台支持—资源优化配置”帮教体系。截至目前,已对172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帮教2029次,指导帮助22名涉罪未成年人返学、132人就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苏省检察机关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依法惩治和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坚持将帮教矫治贯穿未检办案全过程,通过实质化社会调查,全面掌握未成年人致罪因素,为考察帮教奠定坚实基础。

全省检察机关持续加强与教育、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动协作,用好专门学校、观护基地、未保工作站、家庭教育指导站等帮教矫治载体,探索以项目化运作方式与社工组织深度合作,逐步将心理干预、行为纠偏、公益劳动、技能培训等帮教矫治工作交由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志愿服务团队等专业力量承担,提升帮教措施精准性。

此外,结合涉罪未成年人悔罪态度、矫治效果等方面,动态调整帮教方案,延长或缩短帮教时间,尤其是对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严重违反相关规定,经训诫拒不改正,附条件不起诉挽救功能无法实现的,依法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无锡市检察机关建立“红、黄、蓝”再犯风险三级预警机制,实时关注并动态调整帮教方案,形成“评估、干预、再评估”闭环管理。

推动治理

2023年3月,16岁的小赵在某聊天软件上看到“诚信收银行卡,1万元/张,当面交易”的群聊消息,受到“快速致富”诱惑,随即携卡与买卡人完成交易。同年8月,经滨海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小赵被法院以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承办检察官在阅卷时发现,小赵开户申请表“职业”一栏写着“学生”,但开户银行并未核实未成年人就业证明。经统计,近几年未成年人“涉卡”案件中,83%银行卡来自开户审核不严的银行,对此该院向主管单位制发检察建议,推动主管单位组织辖区内7家商业银行开展未成年人开户专项整治。

同时,该院牵头召开未成年人银行卡风险防控座谈会,与县公安局、县金融管理机构会签《关于建立涉未成年人金融监管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细化各方工作举措,就综合治理、宣传引导、审慎开户等方面落实主体责任。

记者了解到,全省检察机关深化线上线下高风险领域治理,坚持标本兼治,深挖案件背后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犯罪诱因,通过检察建议、公益诉讼、情况反映等方式,深化与公安、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配合,以融合式监督撬动齐抓共管和协同治理。

全省检察机关聚焦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未成年人文身、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等问题的执法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压实经营者主体责任,推动长效治理。2024年,共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15份,办理涉未公益诉讼案件838件。

作者:罗莎莎  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