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隆城市广场一早茶店突然闭店
多位充值卡消费者计划“组团维权”
金山网讯 “永隆城市广场的‘金山早茶’突然闭店,店内充值卡还有不少钱,现在门店电话打不通,老板也联系不上……”5月14日,市民王先生向本报投诉,称其在早茶店遭遇预付式消费纠纷。
据王先生讲述,5月13日上午,他和家人前往位于谷阳路永隆城市广场骏景苑9幢一楼的早茶店用餐时,发现大门紧锁。王先生尝试通过微信联系店主,不料已被对方拉黑。“我前后充了5000多元,卡内还剩1280元,现在完全找不到人。”王先生表示,此前店家从未透露闭店计划,突如其来的“失联”让他措手不及。
5月14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该早茶店门牌为“全山早茶”(见图 卞婷婷 摄),店大门紧闭,透过玻璃门可见店内设施杂乱无章,未见张贴任何公告。隔壁店铺一工作人员证实,该早茶店于5月6日突然闭店。“最近每天都有顾客来询问,我们老板也充值了500元的会员卡,现在同样无法使用。”该店员透露,闭店前无任何征兆。
由于该早茶店店名与镇江连锁品牌毕士荣金山早茶相似,不少消费者疑惑两者是否存在关联。记者经查询得知,毕士荣金山早茶在镇江共有7家门店,分别为西津渡店、中南店、朴园店、京润店、欧尚店、北固湾店、万科店,其中并不包含永隆这家门店。
为进一步核实情况,记者联系到毕士荣金山早茶品牌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永隆广场的金山早茶曾于2018年加盟,但因经营问题,双方在2020年已终止合作。永隆店门头招牌也改成了“全山早茶” ,如今与毕士荣金山早茶品牌没有任何关联。
值得关注的是,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三条明确: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终止营业,既不按照约定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又恶意逃避消费者申请退款,构成欺诈的,应当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涉嫌刑事犯罪的,应当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界人士指出,本案中经营者在未提前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突然闭店,且拉黑联系方式、拒绝沟通,符合“恶意逃避”特征,消费者可凭借充值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向市消费者协会(12315)、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通过民事诉讼维权,若金额较大、涉及人数较多,还可能触发刑事调查。
据悉,目前有多位持卡消费者计划组建维权群,向相关部门投诉,对于此事的进展,本报将持续关注。(记者 卞婷婷)
责任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