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在南京市建邺区最大的保障房小区莲花嘉园,“嘉‘he’聚融 童心同行”建邺区第三届爱心公益暑托班开班,37名少儿开心地开启了暑假“奇妙之旅”。莲花嘉园社区链接各方资源“官方带娃”,为辖区家长尤其是新就业群体解决暑期“看娃难”的惠民之举,正在全市多地“兑现”。
南京市“爱心暑托班”服务于7月1日正式启动。在7月至8月期间,将开设不少于202个公益性暑托班,实现全市街镇全覆盖,重点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等青少年提供安全有意义的假期免费托管服务。记者兵分多路走访各区爱心暑托班开班现场,一探“官方带娃”的究竟。
多股力量汇聚,志愿风采生辉
莲花嘉园社区有居民万余人,其中新就业群体占比较高。两年前,社区举办全区首家新就业群体子女爱心公益暑托班、冬令营,惠及新就业群体子女百余人次。在前两届基础上,今年,社区吸取经验、改进做法,增加“入托”名额,开办了第三届暑托班。
“本次暑托班持续一个月,每日8时30分至17时30分托管。”建邺团区委书记任心洁介绍,暑托班得到了多部门的支持,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莲花嘉园社区团支部联合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南京互助社区发展中心、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志愿团队,汇聚多股力量,一批志愿者挺身而出负责全天候陪伴看护,“班主任”更由社区共建单位莲花实验小学的20名教师担任。
“老师们本该在暑假里‘放空’休息,但我们觉得给娃娃们办各种特色教学活动一样有意义。”莲花实验学校小学老师康佳说,大家准备在暑托班里开设城市研学、职业体验和地域文化互动等活动,让新就业群体的孩子们深入感知南京、认同社区,助力其成长为有归属感、有责任心的“新南京小公民”。
高校志愿者是今年南京“爱心暑托班”的重要“师资力量”。今年暑假,浦口团区委开设了10个爱心暑托班,合理布局在各个街道,实现托管服务“全覆盖”,目前已陆续开班,预计招生330余人。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充分发挥校地共建和机关单位资源优势,协调机关单位、高校、社会组织,结合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志愿者队伍资源,该区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水务局、卫健委、消防大队等更是派出专人,为孩子们提供专业课程50余节。
课程琳琅满目,有学有玩有趣
7月1日,栖霞区实验小学前塘路校区教室内,剪刀游走,铜丝弯折,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志愿者,手把手教孩子们体验非遗掐丝珐琅的妙趣。同一天,青田雅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彩绘、脸谱与活力舞蹈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尧化街道两个公益暑托班点位同步开班,为65名孩子开启充实一夏。
西岗街道广志路社区的暑托营里,“迷彩身影”挺拔如松。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士官学院教官指令下,孩子们一招一式学军姿,汗水中淬炼意志。艺术创作课上,纸版画拓印童心斑斓;南京大学数学系的志愿者用“静电魔法秀”将电磁学变得触手可及;栖霞区文联的魔术师一扬手,惊呼声瞬间点燃教室。
记者了解到,在栖霞区,“官方带娃”有章法,政校社联动聚资源。课程体系以“规定+自选”双轨并进:课业辅导、法治安全、心理健康等夯实基础。南工大交通工程学院带“红色精神”宣讲进课堂,计算机学院巧手化折扇风车为教具;非遗烧箔、中草药探秘、AI环保课拓宽视野。外出实践更是丰富,警营研学、科技劳动实践等将社会化作无边界教室。
“我们优先照顾双职工、外来务工及困境家庭子女,课程设计直指‘减负’与‘育人’双核心。”栖霞区尧化街道公益暑托班相关负责人介绍,课程还设计了很多互动特色环节,为孩子们打造一个丰富快乐的假期。
在浦口区江浦街道同心社区的爱心暑托班上,8岁学生涛涛告诉记者,“智趣工坊·声控创想”是他最感兴趣的课程,可以制作AI声控机器人,而“码上趣玩·编程乐园”图形编程体验也让他十分期待。居民吴女士家住桥林街道兰花塘社区,翻看报名表时,她满意地表示,最期待的是“做个小竹筏”“3D魔法泥”“菌类变形记”等手工科普课程,可以让孩子有学有玩,“比做试卷、背课文更能吸引孩子”。
带娃暖心细致,家长全程无忧
“以前每到暑假,我这心里就没踏实过。孩子一个人在家,用电器安不安全?午饭吃没吃?光靠电话里的几句叮嘱,真是不放心。”张朋是一名快递员,他的话代表了许多新就业群体家长的心声。张朋说,每天骑着车穿街走巷、从早跑到晚,夏天晒脱皮、雨天浑身湿透,这些辛苦对于他来讲,咬咬牙都能扛过去,但放暑假孩子在家没人管却是最让他头疼的事。
“现在,我骑着车送快递时,心里特别踏实。因为我知道,孩子就在咱们社区二楼,有老师带着他读书画画,有志愿者陪着做有趣的实验,家长群里老师随时发孩子的照片,我在外头送件也能随时了解,这份安心太难得了。”张朋说。
11岁的邱家彤家住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菊花里社区菊花二村,作为一个社区重点照护的困境儿童,小家彤成为“菊里同行,童享盛夏”菊花里社区公益暑托班的小学员。暑托班就在家门口,8时50分进班,17时30分放学,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线工作人员子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40个娃娃将在社区乐享一个月的暑托生活。
“孩子们除了上各种有趣有益的课程,中午还可以在班上吃饭。”菊花里社区副书记孔晓曼说,“社区食堂就在暑托班楼上,全部由厨师明厨现炒,一顿午饭12元,一大荤一小荤一素一汤,吃完饭可以午休或老师带着看电视玩游戏,免去了家长还要把孩子们接回去做饭的烦恼。”像小家彤这样的困境儿童则免费吃午饭,由社区出餐费。
暑托有“爱”,“托”稳民心。在南京,“爱心暑托班”已连续4年纳入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全市各区的暑托班为让家长全程无忧,均建立人身、饮食、交通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同时,通过微信群、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听取意见优化服务。(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集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