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江苏海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小小化学家”红十字志愿服务团队联合海州团区委,走进春辉水木幼儿园。这群穿有红十字标志衬衫的青年志愿者,以化学实验为画笔,在孩子们心间勾勒博爱图景,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火种随科学微光一同闪耀。
活动以海洋环保科普微视频拉开序幕,蓝紫色的光影在孩子们瞳孔中跳动。“水中花园”实验里,门荣腾轻握孩子的小手,将化学粉末缓缓注入装有硅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当万千枝晶如珊瑚般在液体中舒展,孩子们指着瓶中奇观惊呼:“像星星落在海底啦!”红十字标在晨光中划出温柔弧线,孩子们用“一勺、两勺”的计数节奏,将化学方程式转化为可触摸的自然童话。
“法老之蛇”实验时,碳酸氢钠与蔗糖在酒精火焰中演绎魔幻蜕变。当黑褐色“蛇形柱”在泥沙上膨展时,王潇悦蹲下身,用身体为孩子们围出安全观察圈:“这是化学反应生成的碳单质,就像大自然在写神秘的诗。”孩子们鼻尖几乎贴上实验台,睫毛在火光中映出好奇的剪影!
最富张力的“火焰掌”实验中,门荣腾将正丁烷气泡捧在掌心,火苗腾起时孩子们集体屏息,又在火焰熄灭后爆发出欢呼。“别怕,哥哥的手上有一层魔法保护罩哦!”志愿者们一边让孩子们观察一边在旁边做细致的讲解,将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人文关怀一同传递。
“想当警察的小朋友可要好好看好好学哦”,暗室里,鲁米诺荧光反应如银河倾泻。仇静娴引导小朋友将试剂倒入混合液。刹那间,幽蓝微光在掌心绽放,孩子下意识攥紧拳头又轻轻张开,仿佛握住了碎裂的星辰。“这是血液检测的原理哦,科学能帮我们守护生命。”
“海底火山”实验成为全场高潮。志愿者们与孩子分组合作,当彩色醋液穿透油层冲击小苏打时,泡沫如岩浆喷涌而出。志愿者们蹲在孩子中间,用湿巾擦拭他们沾到试剂的指尖,讲解声里既有“氢离子与碳酸根的碰撞”,也有“就像大哥哥大姐姐永远会保护你们”的温柔。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将印有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贴纸送给孩子,背面印着一行小字:“你的好奇,是我们守护的光。”程艺老师望着孩子们举着贴纸追逐的身影,手中的红十字旗帜与实验室的玻璃器皿共同折射出七彩光芒——这是科学与爱共振的色彩,是青春在奉献中写下的注脚。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触摸到化学的温度,更让红十字精神以可感知的方式融入成长。“小小化学家”团队将带着这份温暖继续前行,用更多如“水中花园”般的诗意实验,在城乡校园编织博爱网络,让青春在科学传播的路上,始终保持着沸腾的温度。(通讯员 程艺 丁浩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