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小纹样”撬动“大美育”
2025-05-16 09:50:00  来源:江海晚报  

学生们正在“纹印部落”工坊制作工艺品。

15日上午,走进南通市崇川区虹桥小学的“纹印部落”工坊,仿佛置身于一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艺术殿堂。五年级一班的学生袁诗涵正专注地在吹塑板上雕刻青铜纹样,她手中的刻刀灵活游走,将古老的纹饰重新诠释。在一墙之隔的数字AI坊里,学生们通过算法生成属于这个时代的纹样新解。这种“左手传统,右手未来”的教学场景,正是该校“纹印部落”课程体系的日常剪影。

当商周青铜纹遇上3D打印,当蓝印花布邂逅AI设计,虹桥小学的“纹印部落”以纹样为文化密码,构建起传统美学与未来教育对话的桥梁。这个集全校之力共同打造的美育项目,近日斩获全国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其创新实践为新时代素质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

“纹样的‘纹’也是文化的‘文’,纹印就是文化的痕迹。”项目负责人孙智明介绍,虹桥小学从10年前吹塑板版画教学起步,逐步发展为涵盖8大地域非遗、12个历史时期纹样体系的课程群。通过独创“三维融合”教学模式——时间上贯通商周至明清的纹样演变,空间上整合南通蓝印花布等地方非遗,技术上串联拓印、建模、3D打印等跨时代技艺,让美育成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该项目还在理念创新、教育实践和展览呈现上独具优势。项目突破传统单一技法教学,将文化传承、美育启蒙与“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有机融合,坚持“完全交给孩子”的理念,确保作品呈现原汁原味的儿童视觉语言,展现纯真、自由的创造力,同时创新“体验即展览”模式,设置活字印刷机等可操作装置,让观众亲身参与拓印、印刷等互动环节,使艺术体验更加生动深刻。

“这个项目只是我们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一个方面。”虹桥小学副书记陆伟伟介绍,学校自1995年起就开展美育实践课题研究,开发了“综合版画”“纹样生活”等20余个课程,结合社团及德育活动,建构起自研、自省、自创的儿童美育学习新样态。

作为新村配套小学,虹桥小学有23个班、1151名学生,新市民子女占50%以上。因此,学校特别注重美育的普惠性,以美育来融通其他各育的育人方式。“在社团中,有专业的美术老师给我们讲解一些刻板印板的技巧,带领我们一起投入艺术的创作中。”来自六年级一班的张艺涵是此次国赛的主讲选手之一。从踏入虹桥小学的校门伊始,她就浸润在这样的美学空间中。“接触到纹样后,我更善于去发现美、感受美,然后去创造美,也跟着纹样一起穿越时空,了解了不少古代的知识。”

目前,虹桥小学校园内建成“设计师”展厅、“艺格·美术馆”、“纹藏”博物馆以及10个学生自研、自建、自赏艺术工坊,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多样态场所,打造出五育并举、学科融合的校园文化生态圈。

(记者卢铖卉)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