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组织残疾人参观水绘园。张鹏
“感谢助残志愿者对我们残疾人的真情帮助,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近日,如皋市东陈镇重度残疾人刘大爷接过如皋市残联捐赠的轮椅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为构建“无碍·有爱”志愿服务项目,如皋市残联将服务触角向残疾人之家、康复中心等场所延伸,不断创新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内容,实现“无碍·有爱”服务全覆盖。
“我是志愿者我来帮!”已成为如皋市残联“无碍·有爱”志愿者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响亮口号。这是一句承诺,更是一份责任。
放眼如皋全市,助残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各显其能。志愿者们或到拥堵路口进行文明交通劝导;或到社区为居民送上慰问品,给居民免费理发、测量血压;或到康复机构为特殊儿童提供康复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爱与关怀……一张张“雷锋面孔”,一抹抹暖心“志愿红”,温暖着这座城市中的每个人。
如皋通过举办残疾人招聘会、职业技能培训班、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提供助残志愿服务,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提供有力保障;开展帮扶特殊儿童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到特殊儿童的康复教育中;坚持每年在社区开展“残疾人文化周”志愿服务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盲人无障碍电影观影活动,让视力残疾人也能享受影音文化带来的快乐;依托残疾人作品展示厅,为有文化特长的残疾人提供展示平台。
“通过‘开门询单、团队亮单、群众点单’服务模式,一抹抹‘志愿红’用实际行动让‘文明实践’直抵人心,切实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如皋市残联“无碍·有爱”志愿服务队队长吴来平说,志愿者聚焦残疾人、特殊儿童等重点人群,精心策划了“用心聆听,爱的声音”“助残服务,与爱同行”“扶智扶志,逐梦未来”“关爱精神,传递温暖”等一大批惠民生、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促进志愿服务个性化、品牌化的建设。
爱心助残
有困难就找志愿者
“感谢你们经常来我家里,帮我打扫卫生,让我们家干净又整洁……”14日,如皋市残联“无碍·有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又如往常一样,来到重度残疾人家里开展“爱心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我要把爱心传递下去,献出我们一点爱,表达我们小小的心意。”这是如皋市助残志愿者杜甜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成立两年多时间,助残志愿服务者深入开展爱心义诊、爱老敬老、就业培训等志愿活动,成为残疾人的“贴心人”、群众身边的“活雷锋”。
据悉,如皋市残联一方面主动牵线搭桥各类社会组织团体,邀请他们到困难残疾人家庭走访,实地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引导他们加入扶残助残的行列中来;另一方面,根据各类爱心组织的特点,积极帮他们制订助残计划、牵手服务对象、确定助残形式、完善活动内容,使他们的助残行动更顺畅、更有效。
“长期以来,我都热衷于各种助残志愿活动,竭尽全力为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提供服务,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注残疾人,把爱传递下去。”50多岁的志愿者鞠九江说,现在,路上总能见到很多年轻的面孔,他们也加入了志愿服务中。“扶残助残永远在路上,让我们共同播撒爱的种子,成为爱的使者,让爱的阳光照进每一名残疾人心田,让扶残助残的中华传统美德在雉水大地传承发扬”。
自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如皋市残疾人工作者化身“志愿红”,将服务送到了残疾人家门口、心坎上,也让“志愿红”成为如皋最流行的颜色。“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成为如皋广大残疾人的一种生活新追求。
榜样力量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我是一名平凡的志愿者,做着平凡的事情,这些事是我喜欢的,所以我全力以赴。”这是如皋市退伍老兵王建平发自肺腑的一句话,既简单又深刻。
今年46岁的王建平曾担任如皋市学雷锋义工站的负责人,从“学雷锋”到“志愿者”再到“社工”,17年如一日,他带动4000余人一起学雷锋,每年开展超百场公益活动。
每逢周末、节假日,王建平都会组织志愿者在城乡广泛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志愿活动,用微笑和行动传播文明,传递社会正能量。“确实很累,但很值得,收获了肯定和满满的感动,内心感到从没有过的安宁和满足。”
在如皋,像王建平这样的优秀志愿者还有很多。全国文明家庭、助人为乐“中国好人”石小华,南通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享誉江海大地的“爱心大使”鞠九江,如皋“优秀志愿者”陈绍锁……他们用榜样的力量让“志愿红”更加绚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行政工作者、企业职工、普通居民积极参与到志愿者队伍当中,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从一个人做好事到一群人作奉献,在如皋这片爱心城市,雷锋精神从未停止闪耀,全市各类助残志愿服务队伍薪火相传,不断汇聚向上向善的蓬勃力量,用志愿服务筑起文明实践的风景线,生动诠释了城市的幸福底色。
“我们要让志愿者们在付出辛劳和汗水的同时,也感受到来自组织、来自社会的温暖,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皋市残联负责人说。
(记者陈嘉仪通讯员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