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宿迁 > 正文
宿迁宿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2025-05-19 09:57:00  来源:宿迁网  

近日,宿迁宿城区文化馆综合活动室内一片欢声笑语,一堂公益培训合唱课正在进行。来自不同行业的群众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乐理知识。

“我们采用‘以老带新’‘分声部特训’等教学模式,让零基础的学员也能快速融入,目前招收学员近百名。”公益培训合唱课相关负责人唐海燕说。

据唐海燕介绍,每周一晚上7时,公益培训合唱课就准时上课,不少学员参加了“马陵放歌”歌手大赛、“四季村晚”等活动。

文化惠民工程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文化生活获得感、幸福感的关键举措。作为“文润宿城”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培训合唱课是宿城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宿城区以“文化强区”为目标实施“345项目文化弘扬工程”,持续擦亮“马陵放歌”歌手大赛、“钟吾梨园”票友舞台、“西楚芬芳”民俗展演等文化品牌,深入实施“周末书场”“琴鼓村村行”“送戏下乡”等惠民工程,加大“艺启幸福”公益文化培训力度,举办“文润西楚”系列展览活动,拓展“主题节日+”活动的形式与范围,年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000余场次,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苏北大鼓俗称‘唱大书’,又称‘宿迁大鼓’,是以宿迁地区方言为基础的说唱曲艺形式……”近日,在宿城区文化馆的非遗展厅内,学生们通过参观展馆、观看演出,近距离接触宿城区丰富的非遗资源。

作为“中国曲艺之乡”,宿城区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宿城区深入挖掘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牢固树立“文化+”理念,推动文化产业与各领域、各层面有机融合,加快构建具有宿城特色的文化产业格局。截至目前,宿城区已建成10个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了“陈集镇苏北大鼓”“屠园镇淮红戏”等12个非遗特色品牌和4个特色曲艺传承基地。

“文化惠民不是单向给予,而是让每一位市民都成为‘发光体’。”宿城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拓展特色服务领域,通过公益培训与惠民展演“双轮驱动”,为群众打造“触手可及”的文化空间,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王逸鸣 江秀)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