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曹操出行正式登陆港交所(02643.HK),成为苏州今年新增的第8家上市公司,也是苏州第273家境内外上市企业。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高光时刻,更是苏州政府精心布局智能出行生态所结出的硕果。
政府的高瞻远瞩:龙头企业引进与培育
苏州市政府早在多年前就敏锐地察觉到智能网联产业的巨大战略价值。2021年9月,曹操出行全国总部落户苏州相城区。苏州雄厚的产业基础为这一布局筑牢根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接近2000亿元,同时拥有超1700万城市服务人口,出行市场需求旺盛且潜力巨大,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政府的支持深入而系统。此后,苏州持续深化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组织资本市场活动,为曹操出行等企业冲刺资本市场保驾护航。
智慧出行生态:“14815”战略的先行先试
2025年1月,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苏州市“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方案(2025-2027年)》,该方案提出“14815”总体思路,旨在实现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的深度融合:“1”心聚能,整合全市交通算力资源;“4”维集萃,构建建设、养护、监管、运行4大数据集;“8”景生辉,打造人工智能+8大示范应用场景;“15”果盈枝,培育15个交通行业大模型及应用项目。
“人工智能+智驾”被列为八大场景之一,与曹操出行的战略高度契合,方案明确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大模型应用,为曹操出行在苏州开展Robotaxi试点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苏州的布局不仅局限于技术应用,更致力于构建完整生态链。方案提出依托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等载体,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研制新装备,引导关键技术迭代升级。这种“政产学研用”协同模式,为曹操出行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丰沃土壤。
曹操出行的苏州实践:从定制车到Robotaxi
在苏州这片政策沃土上,曹操出行迅速成长为智能出行标杆。截至2025年3月末,其覆盖城市增至146座,全国运营定制车超3.4万辆,定制车队规模稳居行业首位。
其定制车生态模式深度改变了行业规则,通过与吉利集团合作推出的枫叶80V、曹操60两款定制车型,实现每公里成本低至0.47-0.53元,持有成本较普通纯电动车降低33%-40%,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
2025年2月,曹操出行在苏州迈出更具战略意义的一步——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在苏州启动示范运营,搭载吉利“千里浩瀚”Robotaxi解决方案的车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与行业普遍的技术采购模式不同,曹操出行依托吉利资源,构建了国内首个“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全域自研闭环生态,使其成为全球罕见的具备特斯拉式垂直整合能力的出行公司。
按照规划,曹操出行将继续深化在苏州的自动驾驶布局,计划在2026年底推出专为L4级自动驾驶设计的定制车型。这一目标与苏州市“人工智能+智驾”应用场景的建设节点高度一致,充分展现了政企协同的战略默契。
出行行业标杆:产业高地崛起与市场价值释放
苏州的智能出行产业布局发展迅速,并收获市场的高度认可。2024年,曹操出行全年实现营收147亿元,同比增长37.4%;毛利率从2023年的5.8%提升至8.1%。2025年第一季度,其总交易额同比增加54.9%,订单量同比增长51.8%,毛利率进一步升至8.5%。
在服务质量方面,曹操出行表现尤为亮眼,在2023至2024年间的五次独立第三方调查中均获评“服务口碑最佳”平台。其创新推出的无障碍专车覆盖苏州等多座城市,在20余个平台上线服务,并同步开展“无障碍公益日”活动,提供免费无障碍出行服务,赢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资本市场的反应也有力地彰显了苏州智能出行生态的前瞻性。曹操出行香港IPO吸引了产业巨头在内的豪华基石投资者阵容,这些战略投资者的加入,验证了苏州智能出行生态的商业价值与巨大潜力。
未来图景:Robotaxi引领的出行革命
曹操出行成功上市,标志着苏州智能出行生态步入新阶段。据高盛预测,中国Robotaxi市场将从2025年的5400万美元飙升至2035年的470亿美元,十年间涨幅达757倍。
曹操出行董事会主席杨健展望未来时表示:“共享出行正面临颠覆性的行业变革,原有的竞争格局将被重塑。借助吉利集团资源优势,曹操出行将深度参与网约车定制研发,全力推进自动驾驶网约车的研发和上市。”
苏州市政府也在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方案落地。到2027年,苏州将建成算力、数据、场景、模型深度融合的智能交通体系。这一体系将与曹操出行的Robotaxi商业化进程形成强劲共振。
如今,曹操智行Robotaxi已成为苏州相城区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当苏州的273家上市公司集群在资本版图上闪耀时,曹操出行不仅代表着一个股价代码,更承载着一座工业大城对未来出行规则重新定义的决心。它将继续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谱写智能出行新篇,引领行业迈向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未来出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