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舆情 金山热评

用安全定义文明出行的刻度

2025-04-26 10:20

五一假期将至,旅游市场将迎来出行高峰。许多人已经开始计划自己的旅行。不管采取哪种形式、到哪里出游,安全永远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文明出行的底线追求。

上好安全“理念弦”。“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没有文明就没有秩序。”绝非老生常谈。文明旅游要体现在对生命的敬畏上,不闯红灯、系好安全带、拒绝醉酒驾,看似简单却能在关键时刻成为“保命符”。面对鳞次栉比的“挤车流”要保持耐心克制的“静等待”;面对摩肩接踵的“狂抱拥”要保持安全距离的“慎接触”;面对“会当凌绝顶”的“优美景”要保持站在安全处的“冷清醒”。

读懂安全“晴雨表”。要做好出行攻略,排除“国际关系、战争动乱、气象预警、客流高峰、地质灾害”等影响出行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关注复杂天气条件下的“水滑”“泥山流”等问题,热门景区、热门线路可能出现的“客流超载”“车辆过载”等问题,出境游面临的地区安全局势等问题。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风险提醒"及时调整路线,以“错峰出行”“避险出行”“小众出行”的智慧谋求安全通达的快乐旅程。

把好安全“方向盘”。出行前,做好车辆安全体检,不带着安全隐患出行。出行途中,不开疲劳车、超速车,不酒后驾车,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特别要防范恶劣天气带来的行车隐患。返程时,预留足够时间、避开高峰时段、精确规划路线,求得“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安全最大“公约数”。既确保出行安全,也确保游玩安全,更确保归途安全。

拧紧消费“安全阀”。抵制低价团、购物陷阱等畸形消费模式,坚持签订正规合同、购买意外险,为旅行安全交上“份子钱”。拒绝野味,践行“光盘行动”等绿色消费理念,品尝安全“舌尖味”。在景区景点消费时,游客要擦亮眼睛。对“价格刺客”说不,敢于较真,积极投诉,增强依法“维权识”。自觉遵守安全规定,不前往没有正式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游玩,不在景区乱涂乱画、刻字留念,刻下安全“思想印”。(高山流水

责任编辑:华筱婷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