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神舟叩问苍穹 向着航天强国昂首奋进
2025-04-26 12:02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2025年4月24日,中国航天史册又翻开新的一页。当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划破苍穹,中国人用第二十次叩问天宇的壮举,在航天强国征程中镌刻下新的坐标。从东方红一号划破长空,到神舟系列飞船的常态化飞天,从航天员星辰大海征途,到空间站的全天候驻留,中国航天用半个多世纪的奋斗证明,唯有以精神铸剑、以创新破局、以使命为帆,才能在浩瀚宇宙中,留下独属于中国的那一抹浪漫。

向着航天强国前进,这里镌刻着每一个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坐标。航天是风险极高的事业,但对于中国航天人而言,攀登,永不止步。于是,从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承受着五脏六腑都要碎了般的痛苦,感觉自己快要牺牲了;到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首次出征太空,“此去何为?踏南天、碎凌霄。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再到如今,我国已有26名航天员出征太空,圆满完成10多次载人飞行任务,20次空间出舱活动,5次太空授课。建设航天强国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精神的指引。从“两弹一星”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从自力更生的豪情,到精益求精的执着,这些精神密码早已融入中国航天人的血脉之中,成为支撑航天事业发展的永恒动力。这种精神既体现在杨利伟直面生死考验的瞬间,也藏身于赵洪斌们日复一日的飞船吊装作业中,这一同构成中国航天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向着航天强国前进,这里拥有着每一次科技自立自强的底气。神舟二十号任务中,航天发射智能指挥管理系统将首次应用到载人航天任务中,神二十发射第一次引入火箭数字伴飞系统,实现关键过程的可视化呈现和飞行状态的精准仿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二十号的升级轨迹,我们实现了技术“跟跑”向着“并跑”,甚至“领跑”的飞跃。从神舟十一号支持了航天员中长期的在轨驻留,神舟十二号是一个大跨越,采用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三号实现了5圈快速返回,对神舟十六号进行了大幅度的国产化替代……科技自立自强的背后,是无数坚持自主创新所走出来的一条科技强国大道,当“空间站”转向“太空实验室”,创新引擎正在全产业链条上迸发活力,让我们航天强国之梦入画来。

向着航天强国前进,这里展示出大国逐梦星辰大海的使命担当。55年前,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时,中国航天就肩负着超越科技范畴的历史使命。今天,神舟二十号搭载的斑马鱼破解制约人类长期太空生存的问题和涡虫实验帮助人类克服细胞老化、延缓衰老,以及探寻链霉菌的“开疆扩土”能力,看似微观的探索,实则指向人类文明的终极命题。从保障国家空间安全到推动科技进步,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塑造民族精神坐标,中国航天事业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更是文明跃升的阶梯。当“天宫课堂”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航天强国建设早已超越技术竞赛的层面,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支点。

神舟叩问苍穹,向着航天强国昂首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站在神舟二十号与东方红一号的时空交汇点回望,中国航天走过的既是科技进步之路,更是文明跃升之路。当新一代航天人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他们传承的不只是航天技术,更是探索未知的勇气与智慧。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途中,每个奋力向上的身影,都在书写着航天强国的新篇章。(李小丽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