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您生日快乐!”近日,扬州大学医学院报告厅内暖意涌动,一场特殊的生日会在此上演。当86岁的校友吴登云结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时,全场师生齐唱生日歌,毕业生党员代表手捧蛋糕走上讲台,为这位扎根新疆60余载的“白衣圣人”送上惊喜祝福。
作为扬大1963届校友,吴登云自毕业起便奔赴新疆乌恰县人民医院,在帕米尔高原坚守至退休。现如今他依旧坚守在前线。在谈及新疆的风貌时,吴登云如数家珍,他说新疆的土地广阔、物产丰富、人民热情而朴实……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新疆深沉的爱。
面对医学院的满堂后辈,这位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奋斗者”等殊荣的老院长,将60余年行医路凝练成朴素箴言:“病人托付的是生命,医生就要用100%的努力搏1%的希望。”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践行的。1971年,一名2岁幼儿全身50%烧伤,在手术紧要关头,吴登云从自己腿上取下13块皮肤移植给孩子;他曾骑马3天赶到麻疹暴发村落,连夜抢救3名肺炎引发心衰的垂危孩子;面对因车祸膀胱破裂、绝望轻生的青年,他减免费用、耐心开导,并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成功治愈……这些故事,令在场学子数度落泪。
“既来之,则安之。”吴登云回忆初到新疆时,面对物资匮乏、语言不通的困境,这句话成为他坚守边疆的精神灯塔。他开始自学少数民族语、钻研民风习俗、与牧民同吃同住,愣是把异乡过成了故乡。如今,他仍能清晰叫出数百名救治患者的名字,“他们喊我‘白衣圣人’,我不过是把人生种在了需要我的土地上。”
这份坚守感染着新一代青年。医学院党员学生们在生日烛光中表示:“以前只在报道里读吴老的故事,今天他腿上的疤痕就真切在眼前。这就是医者的勋章!”
“时代需要更多‘吴登云’。”扬大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左红梅在总结中强调,学院将持续深化西部就业引导,把“病人至上、精益求精、甘于奉献”的精神注入育人全程。据悉,近3年该校已有30余名医学毕业生选择赴新疆、西藏等地区工作,接过守护边疆安康的接力棒。通讯员 马瑜睿 吴煜 记者 乔云